十大网赌正规信誉排名是经教育部备案、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。先后融合了武威教育学院、电大武威分校、武威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、武威财贸学校、武威师范学校、武威卫生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。学校办学历史悠久,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915年的武威师范学校。学校立足职业教育,坚持厚德长技、守正创新,学校已建成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、省级双高校、省级示范校、省级优质校,先后获批甘肃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、甘肃省课程思政示范高校、甘肃省职业教育红色文化研学旅行示范基地,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数字化校园实验校、首批全省职业启蒙劳动教育培育基地。被评为甘肃省新时代语言文字示范校、甘肃省大学生就业工作示范性高校。2018年,省教育厅、武威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在学校设立“中科低碳新能源技术学院”,树立了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的全国典范。办学成果入选国家发改委培训教材《碳达峰碳中和案例选》并获甘肃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,被《人民日报》《中国青年报》《中国教育报》及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家权威媒体广泛报道。学校与武威重离子中心签署合作协议,联合申办放射治疗技术专业(重离子方向),共同打造了以放射治疗技术专业(重离子方向)为引领,老年保健与管理、康复治疗技术、针灸推拿技术等专业为特色的医疗康养专业集群,合作培养重离子方向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,服务全国重离子治疗系统产业集群发展。

学校占地面积1770.25亩,建筑面积42.99万平方米,固定资产总值12.67亿元,教学、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.268亿元,图书馆纸质、电子藏书123.54万册。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、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、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、甘肃省文明校园。有全日制专科学生10226人。

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。现有专任教师631人,其中: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228人,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345人,入选第三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1个、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8人,甘肃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4人、省级教学名师5人,专业带头人91人,骨干教师187人,省级“双师型”专任教师356人,省级“园丁奖”6人、“青年教师成才奖”5人,市级“园丁奖”10人,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、省级教学团队2个,获批甘肃省第一批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1个、甘肃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3个、省级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、名班主任工作室4个。柔性引进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博士14人。

紧密对接地方产业发展。学校紧密对接甘肃省“一核三带”区域发展格局和新能源及装备制造、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等十四条重点产业链,武威市“四大工程”和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,形成清洁能源、医疗康养、现代农业、智能制造和信息工程等8个特色专业集群。申报获批的国家目录外全国首个氢能技术应用专业填补了国内空白,牵头实施国家氢能技术应用、核与辐射检测防护技术、光伏工程技术与应用3个专业的简介和教学标准制定。建成国家级重点骨干专业8个,省级重点特色优质专业18个,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。

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化。学校坚持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创立“工学结合,一体三通”育人模式、构建政院校企“四位一体”联合育人新机制,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有效实现新形式,创新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新路径,为高新技术产业落地所需人才培养提供范式。现有“三级甲等”附属中医医院1家、20兆瓦光伏扶贫电厂(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)1个、教师实践基地100家、校内实验实训室135个、校外实训基地167个、省级众创空间1个、武威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1个、市级“创青春通用性众创空间”1个、市级技术工程中心1个、市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。建有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2个、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。校企合作共同搭建多个产教融合载体,牵头组建绿色化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、甘肃省红色文旅健康产业协同育人产教联盟(职教集团)、武威市域产教联合体、武威职教集团,加入国家级、省级产教联盟3个,加入省级职教集团8个,实体化运行产业学院1个。与196家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,与167家单位建立了校外岗位实习关系,实现优势互补,校企共育人才。

获批甘肃省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培育项目3个。其中,校办企业武威泰丰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20兆瓦光伏电站获批甘肃省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,占地面积680亩,年均发电量3300万千瓦时。每年向古浪县支付光伏扶贫资金240万元,累计支付1560万元。

师生技能水平全面提升。学校积极搭建竞赛平台,全力推进学生专业能力、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,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二等奖2项,获甘肃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9项、二等奖28项、三等奖25项。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,获得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6项,在黄炎培杯非遗创新大赛、“互联网+”、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等各类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、铜奖4项,在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各类省级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28项、二等奖170项、三等奖314项,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1项,在全国职业高等院校校长联席会议获优秀案例1项、技术研发与应用成果奖2项。近三年去向落实率均达95%以上,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满意度达95%以上,85%以上的毕业生对就业岗位、工作环境、工资待遇、升职空间满意,为甘肃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。

科研与社会服务成效明显。学校获批国家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1门、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、省教育规划项目35项、教育厅科研项目68项、科技厅等省级科研项目4项、市级科研项目31项,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、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2项,申报技术成果转化23项,创建科研平台14个,出版《武威职教理论与实践》116期。教师在国家级、省级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4篇,出版专著86部、教材331本,获得专利162项、发明专利10项。依托乡村振兴学院,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在扶贫点古浪县黑松驿镇建成“一林一屋一基地”乡村振兴特色项目,有力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。近五年累计完成社会培训13.36万人。

数字化智慧校园建设提质赋能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数字化的重要论述,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工作会暨教育强国战略咨询会大会发布“兰州倡议”中提出的“以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创新”,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化,升级数字校园平台,着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,利用教育数字化助力“技能甘肃”“双高计划”学校建设。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数字化校园实验校,全面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,实施“互联网+”智慧服务,建成高标准、现代化考试中心,满足教育教学及社会考试需求;实施“互联网+”智慧安防,建成校园监控系统,全力保障校园安全。

合作办学持续加强。着力推进“中科低碳新能源技术学院”联合办学工作,牵头主持完成国家氢能技术应用、核与辐射检测防护技术、光伏工程技术与应用3个专业的专业教学标准和专业简介研制项目,通过教育部验收并发布。积极落实甘肃省与天津市签署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协议,成立天津职业大学(西部)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、天津职业大学辅导员职业能力研学基地,开展全方位实质性合作,推进两校间深度合作,不断提升育人质量,共同发展。按照《关于支持培黎职业学院建设发展的工作方案》,学校与培黎职业学院签订发展协议,全面对口帮建旅游管理专业。与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,在改革成果、学校治理、贯通培养、内涵建设、产教融合等方面建立互帮共建协作机制,助推兰州——西宁城市圈建设。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、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签订《合作发展协议》,双方在学校高质量发展上建立协作机制,实现优势互补。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,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招收留学生15人,承担开发坦桑尼亚、埃塞俄比亚国家职业标准5项,其中4项标准纳入其国家职业教育体系,为“一带一路”建设贡献了武职力量。

“教育是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之基。”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,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,全面总结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、发生的格局性变化,系统阐释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,深刻阐明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重大关系,系统部署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。为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、提供了根本遵循。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,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围绕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新要求,加强党的全面领导,抢抓筹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大好机遇,以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为抓手,辐射带动特色骨干专业群建设,全面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,为建设“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威实践新篇章”“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新局面”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,努力建成“西部示范、全国一流”的高水平本科层次职业学校。

(更新时间:2024年11月20日)

Baidu
sogo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