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家热议:校名去“职业”是追名逐利

作者: 来源: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:2018年02月07日 点击数:711 字号:【

1月20日,教育部公示2017年度申报设置列入专家考察时高等学校名单。1月22日,王旭明发布微博,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反对立场:“考虑到当下实际情况,呼吁停止对所有更改学校校名的申请,‘逼迫’学校去思考如何提高质量!”

去年年底刚从语文出版社社长任上退休的王旭明,在接受中国青年报·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,“要求改名、不要‘职业’二字的请反省。”“我非常反对这种风气,有关部门应该刹住这种改校名的风气,原则上一律不再审批,要向此做法‘亮红灯’。”

党的十九大报告中,非常明确地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、建设教育强国,同时强调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,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。王旭明说:“要建设教育强国,核心不是规模和人数的增加,而是内核和质量的提升;高校应该把注意力放到提高内核、提升质量上来,而不是放到扩大规模上去。而很多高校去掉‘职业’两字,主要出发点就是能够多招生。”

“更改校名弊多利少,为什么这么热衷于弊多利少的事情呢?我不理解。”王旭明说。

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,学校选择在校名中去掉 “职业”或“职业技术”字样的倾向不对,重要的是,要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。

“更名时去掉‘职业’两个字的趋向,暴露出一部分职业院校不安于职业教育的定位,有点追名逐利。”他说,“当然,这背后也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定位,以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看法有关系。”

“总体上,地方本科院校,包括以前的二本、三本,还有高职院校,都应该培养职业技术人才、应用技术人才,都应该开展职业技术教育。”他表示,从高等教育的整体结构来看,一个国家5%~10%的高校应该办学术型大学或者叫综合型大学,其余的90%甚至更多都应该推行职业技术教育。

“高校的办学目标,不应该是学校自己希望培养什么样的人才,而是社会需要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。”他认为,从总量上看,国家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学术型人才,相应也就不需要那么多学术型大学。“尤其是,当今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固然需要学术人才,也需要数量大得多的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”。

在他看来,我国很多高校都背离了社会的客观需要,而热衷于办学术型大学,“体现在校名更改问题上,就是从学院到大学,便认为是‘升’;加上文理、科技等字眼,便认为是‘新’;去掉‘职业’字眼,便认为是搬掉了走向学术型大学的拦路石。”

他进而指出,学校热衷“走学术路”的背后,也有其上级的影子,地方政府认为职业教育是低人一等的,“办学术型大学才能体现地方政府的水准。”

这几年,针对教育结构失衡的问题,我国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,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。但在熊丙奇看来,这种路径安排是正确、务实的,“但各地方、各学校都不积极”。

他分析说,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,从社会到学校,都认为这种转型是一种降格。“必须要改变这种认识,这是必须要解决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。”他说,如果认为职业教育是低人一等,高等教育都向学术型方向发展,整个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需求就永远处于“两张皮”的状态,“就难于建立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良性循环”。

“我们要从根子上反思。”他说,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,包括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,“都需要调整”。

“尤其需要注意的是,职业教育不是层次,而是一种类型。”他认为,学校并不是办成学术型大学就高人一等,办职业学校就低人一等,学校都是平等的,办得怎么样才是关键。“并不是说,所谓学术型的学校就必然是高水平的,职业教育学校就必然低水平。是否‘高水平’,是要用人单位来评价的”。

他认为,不能过于以学术性的成果来评价一所大学的办学质量。“对于职业技术学校来说,学生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、能很快上手、能干好分内的工作,也是了不起的学校”。

“国外很多大学都并不要求师生发表多少论文,而是强调一流的教学,对高水平的人才的认定也不仅看学术。”他说,但是目前在国内,从政府到社会的评价体系都是主要看学术,看有多少博士点、硕士点,有多少国家重点学科,有多少学生考上了研究生,老师又发表了多少论文,“这样的指挥棒必然导致学校不安于定位,也就会琢磨着在校名中去掉‘职业’等字样。”

“遗憾的是,到目前为止,这种错误的思潮并未得到有效的纠正。”他说,这样的认识不改,试图在校名中去掉“职业”的学校就会越来越多。

“关于大学不能盲目更名,不能盲目追求高大全,不能不安于自身定位,教育部都是注意到了的。”他说,“但是缺乏行之有效的具体举措应对这些现象。”

他认为,改变现状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。“目前,应该从评价体系上着手,逐步纠正此前的错误认识”。

[打印文章] [添加收藏]
Baidu
sogou